本报讯 (记者林钦固)魁斗镇佛仔格村位于安南永交界处,自然角落分散,人多地少,是省定扶贫重点村;这里是安溪革命的摇篮,革命之火在此燎原,先烈足迹遍布,是安溪人民心中的“红色圣地”。
去年1月,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廖雪峰来到这里,引领村民们致富、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第一村”,与村民们结下了不解的“红色情怀”。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1月10日,对于佛仔格人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城区4路公交车开到了村子里。“公交车每十五分钟就有一趟,现在上县城探亲戚、买东西方便多了。”坐上公交车,村民柯坤山笑得合不拢嘴。
“多年来,老区人民出行仅靠步行、自行车或摩托车,生产生活极其不便。”想到此,刚到村里的廖雪峰便与村两委商议,一定要把百姓最急最迫切的出行问题解决好。经过努力,开通公交车的申报项目获得了县政府的支持,在县交通局和公交总公司的共同协调、组织下,彻底解决了老区人民期盼已久的出行难问题。“不为别的,一定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朴实的话语是廖雪峰对老区人民郑重的承诺。
烈日下,在崎岖的山道上,廖雪峰一步步丈量着各自然村通往村部的公路;在他的倡议下,村里建成了宝源活动中心,廖雪峰还把自己带来的书籍与村民们一同分享,开拓他们的视野;为开拓群众致富路,他到处奔走,联系乡贤、群众,成立“立典”茶厂和“吕氏”和“百丰”茶叶专业合作社,培育出一批批致富能人……
打造“红色文化第一村”
佛仔格角落是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旧址,廖雪峰来到村里后,总是不厌其烦地逐间逐个角落查看,查阅有关红色资料,详细了解当年在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佛仔格是革命的摇篮,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致力于把它打造成红色文化第一村。”廖雪峰驻村时,适逢我县启动了申报中央苏区工作。他积极配合申苏工作,努力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整理相关材料,为申苏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今,到过佛仔格村的人都能明显感受到这里的红色氛围。从村部前往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旧址,原先是一条乡间小道,在廖雪峰的努力下,变成了一条6米宽的水泥路,并被命名为“红军路”。旧址附近,一个近1500平方米的广场呈现眼前,这个集休闲、旅游配套的广场被命名为“红色广场”。
在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旧址,廖雪峰带领村两委进行重新布馆,整理出“陈列馆”、“郭节书房”、“郭节纪念碑”,还在其附近挖掘出“长枪树”、“红军洞”、“红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