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件系统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体系之声
开大学生故事|“最美退役军人” 司法所所长刘坤江
时间:2022年09月07日    作者:漳浦开放大学 供稿    编辑:宣传部

刘坤江,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2月生,现任漳浦县司法局绥安司法所所长,漳浦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法律事务专科学员。1998年参军入伍,2015年部队转业后,扎根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地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2021年12月被授予2021年福建省“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刘坤江1998年参军入伍,曾担任北京某部队护旗方队队员、护旗手。服役期间,荣获2次优秀士兵、5次军事训练标兵和先进个人、2次个人三等功,1999年参加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国庆50周年阅兵。

2015年,刘坤江转业,于漳浦县司法局赤岭司法所任职。他扎根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地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坚决把矛盾问题解决在乡里。共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761件,涉案金额1341.5079万元,调处率100%,调解成功率98%以上,没有一次因民事纠纷转为刑事案件,实现了“矛盾就地化解”的显著成效。

社区矫正,他是矫正对象的“引航员”

他把特别的爱献给“特殊的人”,他用心用情感化矫正对象的心,用实际行动引航他们走向正确的轨道。

“我曾经失足犯罪,给社会造成危害,也给家人带来伤害,是刘所长的矫正教育和帮扶,让我找到人生方向,感谢司法所挽救了我,给了我新的人生。”这是社区矫正对象蓝某丹在司法所书面报告中的真情流露。今年32岁的蓝某丹,一年前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

“我只是一名电话接线员,也不知道公司是做诈骗的,我只是领固定工资的员工,为什么法院判我这么重?”初到司法所报到时,蓝某丹不服判决,经常抱怨和抗拒司法所的日常管控,思想情绪极不稳定。

为了“对症下药”,刘坤江多次对他进行“家访”,了解到蓝某丹原本是一个好闺女,因父亲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母亲又身患残疾,丈夫常年在外打零工,家庭生活压力太大,一失足就成为“电信诈骗”的犯罪成员之一。在摸清情况后,刘坤江为她“私人定制”了一个帮教方案。安排所里的协理员多次为她做心理疏导,从同为女性的角度开展谈心,以朋友身份与她唠家常,看望其父母,帮助做家务。在刘坤江的引荐下,蓝某丹在当地企业找到一份财务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因此,蓝某丹对司法所心存感激,积极参加司法所矫正教育,公益劳动也抢着干。

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赤岭司法所共接收矫正对象99人,正是刘坤江“德法”矫正、矫心与矫行并重的教育,顺利解矫82人,现在矫17人,无一人脱管、漏管及重新犯罪现象发生。2018年至今,刘坤江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介绍帮扶就业近20人。

人民调解,他是矛盾纠纷的“化解者”

“人和”才算“案结事了”,他做人民调解工作,有始有终,群众都信他、服他,愿意让他来调解。

“做调解,需耐心,问缘由,查起因;稳情绪,莫闹心,情理法,来讲清;听陈述,要细心,细节处、记在心;乡侣间,本同心,和为贵,大爱心;小矛盾,莫粗心,早调处,都安心……”这个《调解三字经》既朗朗上口,又简明易记,是刘坤江在基层实践中归纳提炼的。靠着这个“法宝”,赤岭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和各村人民调解员进入角色快,调解效果好,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有效提升赤岭乡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和调解水平。

2020年春节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期,刘坤江作为疫情防控副指挥长,奔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2月18日下午,他接到杨美村调解员反应,有一对老邻居吵得不可开交,并发生肢体冲突。刘坤江便急忙从边界的卡点赶到纠纷现场。

原来是蓝某旺、蓝某友两户人家因宅基地界线产生矛盾,双方积怨达20余年。刘坤江一到现场立即制止双方的过激行为。本着分别调解的原则,分别走访当事人,利用缘亲的导线把他们拉在一起,最终蓝某友同意司法所调解建议,但前提是蓝某旺得当面向他道歉。“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他既然已经同意和解,你就大量一点,道个歉吧。”蓝某旺也知道今天这事是自己惹起的,加上刘坤江又这么说了,他的确有点过意不去,于是说道:“刘所长,疫情这么严重,别人都躲在家里,你们司法所的干部不顾个人安危,为我们保平安,我打心眼里敬佩。就冲你这么把老百姓的事挂心上的实在劲,我给他道个歉又何妨。”

在刘坤江的引领下,蓝某旺亲自登门道歉,双方顺利签署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就这样,在刘坤江的带领下,发生在村民生产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一个个得到及时化解。他常说:“每一个矛盾纠纷的化解,我就有一种快乐感和成就感,奉献他人的过程就是提升自己的过程,人民调解员只有把爱融入工作中,就能一碗水端平,就会得到群众信任。”

服务群众,他是畲族乡亲的“贴心人”

为民办实事,他用行动诠释初心使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有矛盾找刘所”“兵哥所长”,这是赤岭乡群众口中的刘坤江。18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品质。在赤岭乡,邻里关系闹矛盾找他,十里八乡有纠纷找他,党委政府有急难险重任务想到他,只要是群众利益的问题,他总是放在首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没有司法所,我们真的拿不回血汗钱”。今年3月26日,一群农民工代表来到赤岭司法所,对司法所帮助85名农民工代表成功讨回工资表示真诚的谢意。

原来自2019年起,来自五湖四海的85名农民工代表受雇于漳浦县赤岭乡蓝某A和蓝某B。因蓝某A和蓝某B非法采矿被公安机关羁押在案,工厂资金被冻结,农民工无法拿到工资,曾三番五次找有关部门要求解决此事,均无着落。得知情况后,为防止讨薪人员出现过激行为和群体性事件,刘坤江主动介入,安排专人为前来讨薪的农民工一一做下记录,同时汇总上报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沟通公安局、信访局、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共同解决。经过一年多努力,司法所工作人员一方面确认85名农民工所述情况属实,核实所欠金额;另一方面联合公安局刑警专案组调查农民工被欠薪事件,利用近3个月时间,形成85份调查笔录。

从2020年9月开始,司法所根据笔录,请来农民工代表与蓝某A和蓝某B委托的代理人,以及漳浦县金浦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参与协商调解,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双方当事人共签订85份调解协议,并撰写形成85份司法确认申请书。

2021年1月,司法所联合法庭完成85份调解协议书的司法确认。佛昙法庭出具了85份民事裁定书。2月9日,漳浦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按85名农民工代表所欠薪酬的金额,将464.2861万元执行款全部发放到位。至此,一场前后历时近两年之久的85名农民工讨薪纠纷得到成功化解。

用爱为调解,真心换民心。基层工作多年以来,刘坤江在岗位上默默耕耘,热心司法行政事业,成绩出色,以自己的真诚之心,赢得了赤岭乡广大群众的爱戴,以自己模范的表率诠释了一位“老兵”的奉献与担当。

© 福建开放大学 
地址:福建 福州桂山路109号 邮编:350013
E-mail:webmaster@fjou.edu.cn
[闽ICP备09037294号-6]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