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件系统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体系之声
龙岩电大:以开拓创新为动力 以服务社会为职能
时间:2015年05月21日    作者:陈秋玉 刘玉兴报道    编辑:颜云燕

和着时代的足音,发轫于1981年的福建电大龙岩分校,在当地党政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呵护和热望中走过了35个风雨春秋。35年来,她从一个中文专业专科班开始蹒跚摸索,从借栖龙岩地区机关干校开始尝试办学,义无反顾地执著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执著于面向基层的普通大众,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口碑和领先的社会地位。

3万毕业生,诠释电大的春华秋实

对于只有280万人口的龙岩市,3万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这是龙岩分校从起步时的183底数逐渐积攒而成,它见证了电大的泥泞跋涉,代表着35年的办学业绩。区别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是,这3万毕业生,大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在职从业人员,是电大办学目标“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真正实践者。其中,有些处于各行各业的领导岗位,有些成为单位、部门的骨干力量,更多的成为龙岩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第一线的生力军。以最小的办学成本产出最大的办学效益,以最便捷的学习方式让大多数求学者得以接受高等教育,这是电大之所以能在过去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的秘诀。和全国电大一样,龙岩分校一直扮演着“平民进步的阶梯”的角色,经历了创业奠基、调整探索、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创业的艰辛让电大人至今难以忘怀,校舍、设备、师资等办学条件从无到有,从因简就陋到日臻完备;教学手段的甄选、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调整,紧跟系统步伐,尽显成人学习特点;办学规模从政府扶持下的单科独进,到学科齐全,学子莘莘。龙岩电大始终定位于服从社会发展和建设需求,不断强化适应广大求学者的教育功能,面向基层、农村、边远,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大学教育与中专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等项目全面开展。2000年始,龙岩电大和全国电大一样,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开放教育这一项目实践中成效显著,形成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理念,深化了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学习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认知,同时在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不断转变观念,提升质量。3万毕业生,它从一个数字层面赫然印证了她艰苦创业的丰硕成果和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学校的办学不仅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获得了上级的肯定,先后被授予“全国统一考试优秀考点”、“全省电大办学先进单位”、“全省电大系统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等系列荣誉称号。

社会需求,催生与行业联姻的新课题

作为一所上承中央电大、省电大,下辖6个县(市)工作站的基层分校,她一直牢记着电大系统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尽力举办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专业,从而使“面向行业”或“行业合作”成为我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重要办学特色。在粗略的回眸中,我们清晰地理出这样一串记忆:1983年,与龙岩地区司法局、经委、商业局联袂开设了法律、工业企业管理、商业企业管理专业;1984年,与龙岩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开设了党政干部管理专业;1985年,应龙岩财经学校、龙岩地区工商银行、龙岩市职工学校、华龙机械厂的需求,开设了财税、金融、图书、工商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此后,逐步增加了会计、经济法、计算机应用、建筑与施工、行政管理、会计、金融学、教育管理、茶文化等专业,这些带着明显的行业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几十门专业,为社会提炼了无数新鲜的血液,与其余“四大”(夜大、函大、成教、自考)共同成为各行各业重要的人才支撑,是龙岩电大分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亲近底层和现实民生的生动演绎。

开放教育,迈开人才培养新步履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新起点,龙岩电大分校紧随中央电大、省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跨进了电大历史的新时代。这项变革与创新,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强调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突出以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完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提高学习效果,增强持续学习动力。由于以上理念和模式的成功转变,龙岩电大便以崭新的姿态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15年春,全市共招收开放教育学生22551人,先后开设了30多门本、专科专业,延聘了30多名校外教师,高峰时期分校校部在校生逾3000人。

开放教育试点依靠自身的质量,赢得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很好地确立了自身的形象,前期的毕业学员不仅成为电大的形象使者,而且成为电大社会化学习的组织者,因此,我校开放教育生源在高峰期后经过极为短暂的调整很快趋于平稳,并渐成增长趋势,历年招生逾600人。随着教学网络的延伸,作为山区市分校,服务对象也逐步向下延伸,学生从过去主要分布在机关或城镇逐渐向企业、服务业和农村边线下移。“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启动和运作,已最大限度地把“四个面向”变为具体实践。

适时转型,从应用型人才培养到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经济建设之余,开始关注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走向人本化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赋予远程教育以重大的社会责任。远程教育纳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范畴,昭示着电大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机构到终身教育体系重要载体的转变成为必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龙岩电大分校及时作出积极反应,在发展目标上明确提出,站在贯彻落实十八大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高度,把龙岩电大建设成为龙岩市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终身教育的有效载体,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12月,龙岩电大正式加盟北京新起点司法考试培训学校;2008年5月,成立了“龙岩电大职业技能鉴定站”;2009年4月,被确认为“公务员培训基地”和“省级继续教育基地”;2009年8月,成为新罗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定点培训机构”;2009年9月,与省校正式签约成为“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成员单位;2010年10月,经龙岩市政府批准,正式挂牌成立了“龙岩市社区大学”,并完成了各县、乡镇社区学院的体系布局;2011年10月,在省电大的指导下,正式成立了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中等专业学校龙岩分校学习中心,年平均招生数逾千人,位列全省地市分校前茅。

打造远教中心,提升社会服务新品质

2005年,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龙岩电大分校把构建“闽西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作为远期目标写入整改方案,数年来,我们努力探寻其构建模式,深化其内涵意义。2011年,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又把构建“闽西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确定为实践项目,以搭建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大平台。2014年,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结合省校开放大学建设,把优质服务作为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打造“高品质服务型闽西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奋斗目标。作为“远教中心”的核心平台,2008年兴建的综合教学楼已全面配置完善,成为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为一体的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经历代电大人的经营和打造,龙岩电大分校已拥有一份与3万毕业生一样让人自豪的现代版家业:32个标准教室,3个标准机房,14个多媒体教室,200多台高配置计算机,1套先进的双向视频系统和1个高配置的标准会议厅,有电信20M专线接入、联通6M专线接入和连接中央电大、省电大的2M专用出口,全校总出口达到28M。此外,6个联通公网IP、6个电信公网IP、2个独立域名,使校园局域网覆盖教学楼和办公楼,闽西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已初具规模。伴随着改革发展事业的深入推进,龙岩电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经逐年招聘补充,已形成一支以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教师队伍。

驻足于回望的历史窗口,我们分明看到一串历代电大人跋涉前行的雪泥鸿爪,这是一组伴着艰辛和迷惘,写着坚韧和刚毅的奋斗乐章,随着崭新事业不断推进,它将深深地嵌入历史的年轮。

© 福建开放大学 
地址:福建 福州桂山路109号 邮编:350013
E-mail:webmaster@fjou.edu.cn
[闽ICP备09037294号-6]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41号